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特征有哪些? 父系氏族阶段的代表性文化有哪些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06 01:56:37 阅读数:19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父系氏族的主要特征

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征:首先,世系制度和财产继承制度由母系改变为父系。子女不再属于母系氏族,不再继承母系氏族的财产。其次,一夫一妻制取代了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具有独占性,婚姻关系也就更牢固持久。

父系氏族制形成的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锄耕农业的发展,或由锄耕农业过渡到犁耕农业,或从动物驯养过渡到畜牧业。

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父系氏族制的产生是和农业及饲养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古罗马社会的“家父”制度,为何能成为父系氏族社会的主要特征?

1、母权制是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和早期群婚制的必然产物。

2、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征:首先,世系制度和财产继承制度由母系改变为父系。子女不再属于母系氏族,不再继承母系氏族的财产。其次,一夫一妻制取代了对偶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具有独占性,婚姻关系也就更牢固持久。

3、父系氏族制形成后,私有制萌芽、产生。在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出现。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开始产生。主要特点如下:一夫一妻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特别迅速发展。

4、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征 母系氏族制和父系氏族制,是原始社会晚期相衔接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制度。

5、父系氏族是由若干家庭公社构成的。一个氏族或若干近亲家族聚居在一个村落或几个相邻的村落之内。父系家庭公社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基本单位,包括同一祖先的四代的后裔。

父系氏族社会怎么样?

1、在父系社会中,女性的权利和利益低于男性,男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主宰,男性的社会地位和财产权远远高于女性。

2、父系氏族社会显著的特点:一夫一妻制;继承权和崇拜;贫富分化出现。父系氏族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的社会集团。氏族成员,包括同一个男性始祖所生的子孙及其配偶。

3、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也是人类历史发生的最深刻的变革之一。这种变革是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4、在父系氏族社会,社会居住单位虽然表面上仍是房组、房群、村落三级,但它的内容已经发 生质的变化。首先它改变了向心封闭式的格局。原来的中央广场的功能和作用已被聚落内的 大室庙堂及其广场所取代。房屋多成排布列。

5、父系社会中,父系氏族由若干家长制大家族构成,也就是族长。族长由氏族内民主选举,选出能力最强,众望所归的某个男性。族长有着最高的权力,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受着祭司的制约,但最终的决定权还在族长手中。

6、父系氏族社会 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掌握了社会财富,母系氏族社会便转化为父系氏族社会。其特征是,氏族由一个男性祖先和他的子女以及他的男性子孙的后代组成,子孙皆归属父亲。

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有何特点

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婚姻关系是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亲缘关系以母系计算,女子受到人们的尊敬。

母系氏族:妇女居主导地位;人类依据女方确定血缘关系;氏族成员地位平等;共同劳动,一切财物归集体所有。 父系氏族:男子占据主导地位;人类依据男方确定血缘关系;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出现私有制和阶级。

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从妻而居,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世纪星族外婚制,同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慰夫妻。

母系氏族公社基本特征为: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由于实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

父系氏族社会的基本特征母系氏族制和父系氏族制,是原始社会晚期相衔接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制度。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怎么样的分别有什么特点?

不同点:母系氏族公社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时期,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母系氏族。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 。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祖先。

继承权。母系氏族社会,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集体劳动,共同使用劳动产品。财产由集体继承,实际上是其子女集体继承。女男在财务上是平等的,都有继承权。

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婚姻关系是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亲缘关系以母系计算,女子受到人们的尊敬。

父系社会的屈家岭文化有哪些历史?

1、屈家岭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平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在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发堀而得名。

2、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

3、屈家岭文化的石器多为磨制,制作水平已相当高超,器形有斧、铲、锛、凿、镰、箭头等。从石器看,屈家岭文化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石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晚期磨光石器增加。

4、屈家岭文化的北部外围分布区,已到南阳地区伏牛山南麓一带,这里原是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后来屈家岭文化扩展及此,并与黄河流域腹地的末期仰韶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先后发生接触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