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赣、皖南地区震旦系的地质研究

作者:admin 时间:2023-11-12 06:01:29 阅读数:19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Ⅲ-皖南震旦纪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皖南震旦纪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的银...

皖南指东至宁国以南的安徽省南部地区,在该区广泛发育着震旦纪蓝田组(相当陡山沱组)地层,是皖南地区典型的矿源层之一,也是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赋矿层。

南华纪-震旦纪为冰碛泥沙质砾岩、含砾页岩夹砂岩、粉砂岩、页岩等为一套典型稳定盖层沉积。 华北陆块前寒武纪成矿省具备形成多种矿产极为有利的地质环境,成矿作用有多期性、多样性、继承性和新生性。

这类矿床的含(赋)矿地层主要为南华纪南沱组、震旦纪蓝田组、寒武纪大陈岭组、杨柳岗组及二叠纪栖霞组,其岩石组合主要为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碳硅质板岩、含炭质粉砂质泥岩、含锰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条带状灰岩等。

以上分析表明,蔡家营—青羊沟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晚期119Ma前后,成矿物质来源于矿源层即红旗营子群变质岩。

安徽省近代百年地质学史回顾(~)

1、在新中国成立前1848~1948年的100年中,来安徽省的中外地质学者,共留下近百份地质调查报告和120多篇地质文献。

2、地质部党组向中央请示设立省(自治区)地质局,中央于7月14日批准;6月华东地质局决定成立安徽省地质局筹备处,随即筹备组一行到达合肥市筹建安徽省地质局;10月在合肥市西岗(现宁国路地勘局现址)征得土地。

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说:“地质学按其性质来说,主要是研究那些不但我们没有经历过,而且任何人也没有经历过的过程”,因此,地质学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就是假说繁多,学派林立,并且是相互对峙,彼此论争。

4、地质学在18世纪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在19世纪早期达到成熟阶段。1790年至1830年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地质学的英雄时代”。在这个时期,在考察岩层顺序以及岩层所含矿物和化石上,人们做了大量工作。

5、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前身为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1986年5月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筹建,隶属于安徽省地矿局下属的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987年9月,安徽省地质矿产陈列馆更名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6、年,李四光又到黄山考察,写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现象”的论文,此文和几幅冰川现象的照片,引起了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德国地质学教授费斯曼到黄山看罢回来赞叹道:“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发现。

岩石地层单位及其厘定说明

岩石地层单位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划分,主要岩石地层单位按级别大小为群、组、段和层。生物地层单位按所含化石进行划分,生物带不分等级,而是根据所含化石组合特征分为不同类型:组合带、延限带、顶峰带、间隔带。

在上述17个岩石地层单位中,有12个维持原来的地理专名及顶底界,它们符合岩石地层单位含义。

岩石地层单位:主要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划分。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按所含化石进行划分。年代地层单位:依据地质时代进行的划分。

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是按地层层序,统一的规则划分、定义并正式命名的群、组、段、层等。非正式的地层单位:未按统一规则划分和正式命名的段、层、礁体、透镜体等。

群、组、段、层四个级别。根据查询豆瓣网得知,岩石地层单位包括群、组、段、层四个级别,一般一个段级的地层单位是由一种结构类型的地层组成的,内部不分段的组也只有一种结构类型,内部分段的组可有多种结构类型。

矿产资源战略性调查评价

1、铁矿、锰矿、铝土矿、铜矿、铅锌、镍等大宗矿产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十分重视的战略资源,提高我国大宗紧缺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2、累计新发现矿产地907处。其中,大型、特大型矿产地152处。这些矿产地大都转入后续的勘查和开发,为商业性地质找矿工作降低了风险,提供了大量的勘查后备选区。 重要矿产资源均实现找矿重大进展。

3、在中亚地区国家中选择重点地区开展铁、铜、铝、钾盐、铀和贵金属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在东北亚开展铁、铜、铀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在东南亚开展钾盐、铁、铜、铝、镍、铬铁矿等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各区带前寒武纪基底特征

1、寒武纪塔里木板块内部为稳定类型沉积,以北部柯坪地区发育最好,其沉积特征和生物与扬子区相似,沉积厚度500~600m,主要为泥质、粉砂质及硅、镁碳酸盐沉积,底部含磷结核,中、下部产三叶虫Redlichia。

2、剖面向东,大峡谷超群地层越完整。厚达2700m,最厚4200m,沿Butte断裂带最厚。在大峡谷东部,错断掀斜基底地块的前寒武断裂是向北或北西倾的正断层,记录了前寒武纪的构造变形。

3、并见岩石遭受了复杂变形作用的改造;陡岭岩群中的一类石英岩呈灰白色、厚层状产出,几乎全由石英矿物组成,无颗粒感和层状沉积变化特征,与典型碎屑沉积成因石英岩明显不同,推测为化学沉积硅质岩变质重结晶的产物。

4、两者在岩性、变质程度等方面相似,由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岩等夹大理岩组成,变质深度达高绿片岩相—角闪岩相。调查区的该套变质基底地层可与青海境内相同构造带中的小庙群对比,岩性、变质程度上相似。

5、前寒武纪基底可分出两大类,即克拉通基底与造山带基底,鉴别它们的依据主要有:①TT(G)形成的年龄,②显生宙花岗岩类的TNdDM,③地幔橄榄岩的Re-Os亏损年龄。

学习任务中国南华系和震旦系划分与对比

1、南华系(距今8亿~0亿年)和震旦系(距今2 亿~43 亿年)广泛分布于天山-秦岭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以中国南方分布最广,发育最好,成为研究的典型地区。

2、元古宇是距今43亿~25亿年,延续达157亿年所形成的地层,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均有出露。鉴于南华系和震旦系在年代地层表中的特殊地位,将单独作为一个学习任务加以识别。

3、华南型南华系和震旦系见于赣南、湘南、粤北、闽西等地区,以巨厚的海相复理石式碎屑岩夹火山岩建造为特征。由于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产生区域变质,划分和对比困难。

4、A.华北地层大区的稳定型海相地层,集中于陕、晋、冀、鲁、豫及辽东地区,南、北侧为宽度不大的过渡-活动型地层包围,以中新元古代的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以及早古生代的寒武系和奥陶系为主。

5、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统称为安南坝群,该群仅分布于东阿尔金的安南坝一带,由下部的滨岸相紫红色和白色砂岩及上部含叠层石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组成,其层序与柯坪一带南华系—震旦系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