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9 02:36:09 阅读数:5人阅读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作者及出处?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写的?
  3.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是谁?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哪里?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说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作者及出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成语出处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写的?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

意为保护一个国家政治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家是谁?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的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意思是指国家的兴衰与每一个平民百姓都息息相关,国家的存亡、社会的安危,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还提出“行己有耻”,就是要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和人民的要求,是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哪里?

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说,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每一个哪怕是极其微不足道的普通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尽力的保护这个国家。这句话深刻的表达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爱国情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有爱国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比如,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祖国;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捧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梁启超于1897年最早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原话,改写为“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在此基础上,他又在同年最早概括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号召国人勇于担当、救亡图存的话语,梁启超、孙中山等人都曾先后引用,并流传至今,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不过,关于该话语的起源,学界意见纷杂,迄无定论。笔者就此进行考辨,认为该话语最早由梁启超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提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出自明代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日知录》中提出了这句名言,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国家的兴衰大事,不仅仅是君主和官员的责任。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命运负起责任,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意为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相关故事。

顾炎武出身乡宦,自小读书,十四岁参加复社活动。复社是一个图谋革新的社团,成员大多是爱国的知识分子。

清兵南下时,顾炎武参加了抗清斗争,同昆山知县杨永言等人一道据守昆山。城破,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清兵杀死,继母王氏也绝食自杀。此后,他以商人身份暗中活动,联络抗清力量。后被官府追捕,逃离江南,前往山东。在北方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反清。

五十岁后,顾炎武撰写了《日知录》。他在书中说:“即使是一位普通的人,对国家的兴亡也是应该负有责任的。”直到69岁去世,他都始终坚守民族气节。

3.成语出自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捧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而“亡天下”则是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光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称之天下将灭亡。 但“天下”的兴亡,则是和国家领导人的用人有直接关系。

4.多数学者认为,这八字名言是清代大学者梁启超根据顾炎武的这段话概括出来的,见于其《饮冰室文集·痛定罪言》:“……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在1986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名句辞典》,又说这八字名言出自晚清著名小说家吴趼人的小说《痛史》第十回。

进入21世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时,据说专门对这八字名言做了一番考证:早在梁启超之前,梁氏好友、维新派另一位思想家麦孟华于1900年就提出这八字名言是顾炎武的话,这就比梁启超早了整整15年。

而刘洁修经过考辨之后,认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炎武,而八字成文的语型则出自梁启超。

该成语出自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复句式,用作分句,含褒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保护一个国家系统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出自《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原文是“晋国有五个小人物,他们看到国家的危亡,就开始行动起来,最终挽救了晋国。其中有一个叫做史鱼的人,他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说,国家的兴衰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来挽救国家。”

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命运负责,而不是只把责任推给别人。这句话也成为了一种社会责任和个人担当的表达方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说的?

一般认为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他的代表作《日知录》中,顾炎武谈到了“保国”与“保天下”的不同,“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这段话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脍炙人口的警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