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利用以下论点劝降苏武

作者:admin 时间:2024-01-19 05:42:07 阅读数:3人阅读
  1. 苏武传中,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2. 苏武对于卫律和李陵两人的劝降的态度差别,证明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3. 李陵从哪些方面劝降苏轼,对苏轼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苏武传中,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对卫律是极度鄙视,不理不睬,并且甘愿为了民族气节放弃自己的生命,不为利所动对李陵两人一边喝酒一边交谈,他将李陵视作可以交谈的朋友因为苏武和李陵曾同朝为官,李陵曾帮助过他,他知晓李陵的为人,知道李陵投降是迫于无奈而对卫律,卫律唯利是图,苏武看不起他

苏武对于卫律和李陵两人的劝降的态度差别,证明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⑴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因人物关系的不同和劝降的方式的迥异而有所不同。

⑵①卫律原来是汉人,但已经投降,成为国家民族的罪人,可耻的叛徒,对于热爱祖国的苏武而言是敌人,所以毫不客气。

②劝降时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软硬皆施,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对其为人鄙夷。

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

⑶①李陵虽然也已投降,但原来与苏武“俱为侍中”“陵与子卿素厚”,是亦敌亦友的关系。

②李陵劝降时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

李陵利用以下论点劝降苏武

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

⑶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李陵从哪些方面劝降苏轼,对苏轼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李陵劝降,攻心为上。他以友人的身份首先坦诚来意;接着叙述苏武被扣留后家族亲人的悲惨命运和自己的遭遇以及切身感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指出“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的事实,暗示苏武不值得为这样的帝王再做无谓的牺牲。

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如果说卫律的劝降彰显了苏武的不卑不亢和一身正气,那么,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则充分展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李陵利用以下论点劝降苏武

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

但他没有严厉驳斥李陵,而是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这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慨也衬托出苏武的高风亮节,具有感人的力量。

在卫律、李陵以及张胜的对比映衬下,苏武的形象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